× 快速导航
技术支持
分类
中国发布丨七部门:培育一批高水平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
发布日期:2025-06-15 14:25:21

  中国网6月11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提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行动新闻资讯、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、筑基聚力赋能行动四大行动共18项具体措施,助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

  关于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行动,《方案》提出,鼓励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增强细分食品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产品供给。支持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,丰富产品展现形式,推动非遗“活态传承”。鼓励企业利用5G、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改造升级网络,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水平,增强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。

  立足饮料制造、食用植物油加工乳制品制造等典型流程型行业,酿酒、罐头制造、焙烤食品制造、水产品加工、精制茶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,预制化食品制造、食品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不同特点和差异化需求,梳理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,编制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,精准破解企业转型痛点难点堵点,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应用。

  关于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,《方案》明确,发展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制造,支持企业按需组建最小生产单元及模块化、柔性化、可视化生产系统,实现工艺柔性切换、生产智能排程、资源优化配置。鼓励对食品特性、消费偏好、营养特征、潮流时尚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合理开发,培育食品工业“快时尚”模式。推动生产制造向服务化延伸,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信息流、信用流、资金流等数据资源,开发适合食品行业特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、云仓储、设备租赁等新业务。

  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,支持食品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管理与生产制造全面耦合,提升原料采购、研发设计、生产计划、能耗管理、库存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水平。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、平台企业合作,利用数据孪生、人工智能大模型等,实现智能感知、精益制造、智慧检测、精准交付,构建数据驱动国内新闻资讯、产销用协同的运营管理新模式。

  关于产业提质升级行动,《方案》提出,加快研发、生产、检测等关键工艺装备和软件改造升级。坚持因地制宜、因业施策、一企一策,鼓励企业开展专业诊断评价,精准把握业务流程痛点,明确技术改造方向,制定科学有效设备更新计划,重点推动中小企业开展“哑”设备改造和关键设备更新。推动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融合转型,支持生物制造、增材制造等先进工艺装备应用。

  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在酿酒、制糖、发酵等行业推广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设备,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能耗、排放等关键指标精准控制和高效管理新闻资讯页面。鼓励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,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碳足迹追踪和评估科学高效降低产品碳排放。培养消费者绿色低碳消费意识,指导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,形成生产消费双向促进机制。

  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,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%,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%,智慧设计、数字研发、柔性制造、供应链协同等环节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能力大幅增强。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,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,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,梯次实施千个数字化示范(试点)项目。构建基础通用、场景应用、技术装备等标准规范体系,基本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。培育一批高水平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,形成一系列先进适用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
  到2030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,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,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有效提升,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,提质升级支撑力显著增强,数字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,食品工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。